189 8069 5689

探秘阿里的“创新工厂”

作者:葛伟炜,新零售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让客户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不断超越客户的期望值来自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我们立志把好的技术通过有效、简单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将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客户在信息化领域值得信任、有价值的长期合作伙伴,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有:国际域名空间、网络空间、营销软件、网站建设、关岭网站维护、网站推广。

不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

好文 5623 字 | 9 分钟阅读

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李阳这样形容自己做 唱鸭 时的心态。在此之前的一年内,他带领的 2 个创新项目均以失败告终。

一年后,作为国内首款弹唱 App,唱鸭上线一年,MAU 较去年同期增长 11 倍,其中 95 后占比超过 90%。

对身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心的吴嘉,带领团队,在竞争异常激烈、高手云集的搜索赛道上摸爬滚打了近 4 年时间。

今年 4 月, 夸克搜索 在 App Store 的免费应用下载排行一度超越行业老大百度,进入 TOP10。

在朱顺炎(老顺)看来,吴嘉和李阳都是创新好手,是 造风者 。自从 2019 年 6 月 18 日上任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以来,老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造创新型组织生态,培养造风者。

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阿里健康董事长兼 CEO 朱顺炎(老顺)

2019 年 4 月 27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在清华大学 2019 全球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上发表演讲,详细诠释了什么是造风者。

他说: 今天创新越来越频繁,变化越来越迅速,我跟团队说,的确需要努力不错过任何一班列车,但当你已经落后的时候,就不要去追赶这趟车了,为什么不转而去寻找下一班车……我们要做一个造风者。我们不仅不做跟风者,还要思考如何创造未来,不是追逐上一班列车,而是去思考如何创造下一班列车。

不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这是对造风者最精准的描述。

在老顺的心目中,最厉害的造风者当属马云。 因为一个想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找了一些核心成员,也就是‘十八罗汉’,又招了很多新人,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做成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儿……

造风者:英雄不孤独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 · 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创新者》一书中指出:创意和创新是个协作过程。

与孤独天才的灵光一闪相比,创新更多来自团队协作;而在数字时代,团队协作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

从这一点来看,李阳是幸运的——跟着他经历了两次创新失败的团队大部分成员,仍旧没有散。

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高级产品专家,唱鸭 App 负责人李阳

作为 UC 的一名老员工,2014 年,李阳随 UC 并入阿里,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员。2018 年开始,他响应 内部创业 的号召,带领团队在海外市场先后尝试了 2 个创新产品,不过,这两个产品最终都被关停了。

在第 2 个创新项目即将被关停时,李阳将下一个创新方向聚焦在了国内的音乐赛道,并将这个想法,与创新事业群负责创新投资的邓兆俊进行了沟通。

当时我们要判断的是几件事。第一,是否要让李阳来做唱鸭这个项目;第二,如果决定让李阳做,他所带领的现有团队适不适合做这个方向的创新。 邓兆俊回忆,创新事业群刚成立时,他每天要花六七个小时,与不同的小伙伴聊他们的创新想法。

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李阳本人和他的团队都有明显的成长,这是促使老顺决定让李阳负责唱鸭项目的最关键因素。 最重要的是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成长,只要人成长就行了。 老顺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过从失败中成长的重要性。

按照老顺培养造风者的计划,李阳的个人成长路径可谓是完美的——加入阿里 3~5 年,不仅对业务非常熟悉,也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而且能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业务并不断成长。

李阳曾仔细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带领的团队,还愿意跟着他从海外市场转战国内,继续搞创新?

他总结了几条原因: 第一,我用过去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海外把浏览器业务一步步做到了市场第一;第二,人品还不错,大家都信任我;第三,我跟团队大多数人聊过,他们觉得我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尽力干到行业第一。

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 ,这一特质反映到吴波身上则是 不怕折腾 。在创新事业群领导主打语音弹幕的 K 歌产品 鲸鸣 之前,吴波先后在高德、阿里妈妈、UC 工作。选择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业务模式的工作,正是吴波爱折腾的最好体现。

许多独立创业者都会羡慕在大公司做创新的人,除了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还不用发愁退路,即便创新失败,也能在公司内部找到其他岗位继续工作。

言下之意,带有一丝不屑——在这场 豪华创业 中,创新者有退路作保障,怎么可能拿出向死而生的决心搞创新呢?

老顺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 2019 年 5 月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提出了创新事业群推动创新项目的三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打破大公司体系内的求稳状态,激励个人英雄出现。

吴波是这一原则的坚决执行者,他要求招来的团队成员必须要有创新的意愿: 在创新过程中,意愿比能力更重要。因为要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面对困难犹豫了、妥协了,那机会可能转瞬即逝,就错过了。

如何判断有没有意愿?吴波有个屡试不爽的小技巧。 你把这个创新想法跟他讲的时候,看他眼睛里有没有光,是不是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

当然,还得配合一定的压力测试, 比如我会明确告诉他,鲸鸣是非常辛苦的创业团队,无论是工作节奏、工作强度还是面临的风险,跟在传统意义上的阿里工作不一样。如果他明白这些了,眼睛里还有光,那我觉得这个人是不错的。

喜欢挑战、爱折腾、有意愿……这些名词,是否真能完美地总结创新者的特质?或许,我们可以借用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亚当 · 格兰特(Adam Grant)的观点,换个角度来做一番诠释:

创新者也会感到害怕。他们害怕失败,但是把他们和我们区分开来的,是他们更害怕不去尝试。他们知道,从长远来看,我们的遗憾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没有做什么。

为创新找到灵魂

创新者也会害怕失败。 过程中很难熬,心态急躁。 李阳这样形容自己前两次创新失败的经历。

失败总是与创新相生相伴,据统计,世界上创新的平均失败率大约为 85%~95%。如何从机制、流程上为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减小失败概率,是老顺的首要任务。

聚焦用户价值

驱动创新者持续创新的是使命。

谈到做唱鸭的使命,李阳显得格外激动: 中国这么多人都还不会制作音乐,如何让他们也能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市场需求就摆在那儿,这事儿能不能做成、难不难是我们的问题,但你不能质疑这个使命不激动人心。

普通用户如何通过唱鸭 App 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大致需要几个简单步骤:在 App 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跟随图标按键即可自弹自唱,并且唱鸭提供了钢琴、吉他、尤克里里、说唱 Beat 等多种乐器,用户还能自己添加和声,让作品更加饱满丰富。

吴波做鲸鸣的唯一目标就是要把 乐以表情 的能力赋能给普通人。作为音乐的重度使用者,吴波坚信,音乐是用来让人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不应该是工业化的作品。

鲸鸣 App 从很多人合唱,到很多人对唱,最后迭代到语音弹幕,其实就是为了让用户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 让有共鸣的灵魂在音乐中相遇。 吴波说, 事实上,语音弹幕完成了我们最初希望达成的万人大合唱的效果。

李阳和吴波对使命的解读,融入了各自创新项目的背景,而老顺看待创新则更为中立,也更切中要害:聚焦用户价值是做创新永恒不变的中心。

比如,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市场第一的搜索引擎了,为什么阿里还要做夸克搜索?必须站在用户价值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吴嘉认为,从 PC 时代到移动时代,用户搜索的需求并没有减少,但满足搜索的方式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了,例如用语音的方式通过天猫精灵完成搜索。这意味着传统搜索引擎在面向用户价值方面的创新已经落后了。

所以夸克搜索需要通过创新,重新回归用户价值,要创造用户价值。

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智能搜索业务部负责人吴嘉

从表面来看,创新能够为企业带去财富和永续经营的可能,创新也已经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许多企业都会把它当作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企业文化中。然而,大家真的理解创新的真实涵义吗?

管理大师彼得 ·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指出: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不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某种事情,而是发生在组织以外的某种变革。

这意味着,创新与聪明的创意、科技发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

价值并不是价格——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企业做创新,是要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

然而, 创造用户价值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坚持却不容易。

我们怎么知道一个新产品真的实现了用户价值呢?只有把它推向市场,经过用户检验才能知道。 老顺说, 如果市场反馈不好,就要思考到底是产品做错了,还是市场部门选择的目标用户群不对,导致产品的市场表现不好。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细致研究。

这些还不足够。老顺继续道: 创新过程中,如果找到一个用户价值点,必须判断这个用户价值点是否足够支撑创新产品的长远发展。这中间要经过不断的战略迭代,才能逐渐看清楚。此外,还要考虑市场竞争,以及团队本身的能力、经验,等诸多因素。

有目标的创新

由此可见,判断一项创新是否创造了用户价值,需要一个过程。在创新事业群,确保这个过程顺利推进的是 OKR+PDCA 的过程管理。

OKR 的全称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它成型于英特尔,扬名于谷歌,2014 年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一股热潮,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 IT、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纷纷导入实施。

PDCA 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 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在创新事业群成立之初,老顺就在组织内导入了 OKR+PDCA 的过程管理,目前孵化出的如夸克、唱鸭、VMate 等千万级用户量的创新项目,均是这套组合管理工具的受益者。

接下来,我们结合唱鸭 App 的迭代过程,来详细说明 OKR+PDCA 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玩音乐这件事上,李阳团队最初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用户喜欢唱歌,但有时候会唱不准或者跟不上调儿,并且通常也唱不完一整首歌。基于这个发现,唱鸭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用户照着歌词清唱一小段儿。

第一版唱鸭上线后,李阳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打开唱鸭 App 会一下子唱上几十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就再也不来了,并且,也不会去跟别人传播推广。 李阳说。 发现问题后,唱鸭团队开了一次共创会,问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唱鸭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不同岗位的同学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有人说是没有用户,有人说是没有版权,还有的判断是唱的歌太短,用户觉得没意思。 邓兆俊至今还清晰记得共创会时大家激烈讨论的情形, 最后我们做了归纳总结,聚焦到了‘看着歌词清唱太干’这个问题上,而这成了大家需要共同解决的目标。

明确了 解决清唱太干 这个目标(即 OKR 中的目标 O)之后,唱鸭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工作的角度出发,尝试解决问题(即明确 KR),并在随后的周会上进行讨论。

当时,有人提议要做社交,做语音聊天;有人说不如做游戏;也有人提议做边弹边唱。由于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用测试的方法,通过 PDCA 不断修正行动方向。

李阳回忆: 我们一直在观察用户,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很多用户都希望可以像吉他手那样边唱边弹,我们就开始想怎样帮他们实现这个需求。

于是,唱鸭 App 增加了弹唱功能, 迭代的新版本在去年 5 月 1 号上线后,就获得了成功,差不多每天都有好几万的新增用户。 邓兆俊说。

再后来,通过 OKR+PDCA 的不断循环,利用一场场 OKR 复盘会,围绕产品迭代中出现的问题,反复讨论与纠错,李阳团队降低了弹唱的门槛,增加了回放、不同乐器,以及和声等功能,唱鸭 App 不断迭代更新,距离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的使命越来越近。

创新方法论

对老顺而言,单个创新项目的成功并非创新事业群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出一套持续在阿里内部孵化创新产品的能力、机制和体系,培养一批年轻的造风者。

赤子之心,文武之道,丘山之功 是老顺为造风者做的画像。

赤子之心,意思是像小孩一样,知道要干什么,接受不同意见,寻找共识,这是造风者对自我的要求和修炼;文武之道,是指造风者还得有几把刷子,各种武功都要练;丘山之功则是描述造风者像山丘一样,让大家仰望。 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赀之禄。(汉 · 陈琳《檄吴将校曲文》)

除了造风者的画像,经过创新事业群一年的实践,老顺还提出了 创新组织 = 业务 + 团队 + 文化 的观点。其中,业务是组织的载体,团队是组织的核心,文化是组织的灵魂。

在创新事业群的云开放日上,老顺进一步解释了这三者的关系: 造风者领导的团队一不小心把业务做成了,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业务成就了这个团队,团队会总结自己成功的经历,沉淀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团队。

从 0 到 1,从无到有地开创趋势,无可避免要面对失败。老顺认为,一个创新项目失败率可能有 90% 以上,而小概率的成功将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阿里做的是持续性创新,经历了很多失败的人,要给他加分。因为经过千锤百炼,他在新岗位上做事的质量、效率将远远超出完全没有失败过的人。

以人为核心,通过业务和文化的展开来形成伟大的组织,这是老顺对创新型组织的描述。 阿里巴巴要活 102 年,不容易,团队的造风者会老去,会退休,但文化将保留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虚的东西有时候恰恰是最实在、最坚韧的;实在的东西,反而消逝得比虚的东西更快。

德鲁克指出,创新是令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张勇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做一个伟大的公司,我们必须要为整个社会解决问题。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要实现这一使命,或许需要 102 年(阿里的愿景之一)。

千万不要讥笑这个需要好几代人接力的时间跨度,因为在商业世界里,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远大使命。

例如,谷歌的使命是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 施密特(Eric Schmidt)估计,完成这一使命需要 300 年。

对阿里巴巴而言,成为创新型组织,并不断创新是其 活 102 年 的重要路径之一。

如今,阿里已经走过了 20 年,距离 102 年的愿景还有很长一段路;老顺带领的创新事业群也刚刚度过一周岁生日,虽然小有成就,但创新之路依旧漫长曲折。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

创新是一项 事业 。

快来说说,你觉得企业创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欢迎在下方留言处告诉我们,留言点赞数过 20 的同学(统计周期为 7 天),零售君将送上优酷月卡一张 ~~

你 在看 吗?


分享题目:探秘阿里的“创新工厂”
文章出自:http://jkwzsj.com/article/cgcgsg.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