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8069 5689

linux命令指标 基本linux命令

Linux系统基础操作指令

摘要:Linux指令常用结构 :Command [-option] [argument]

网站建设、基于H5网站设计技术的Web开发、手机站开发、微信开发等互联网应用服务。成都创新互联始终关注着互联网行业的前沿动态,创新互联坚信:真诚的态度,勤奋的工作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的基础;而不断创新、力求完美,才是创新互联共同迈向美好未来的保证。

Command:即是要运行的命令的本身,说白了就是一个程序;

Option:是选项(可选),选项是控制命令运行状态和行为的(可多个选项一起,如ls -al);

Argument:是参数(可选),是命令要操作对象如文件、路径、数据、目录等;

在指令的第一部分按[tab]键一下为[命令补全],两下为所有命令选择;

一、 Linux系统操作指令

1、开关机

2、查看系统信息

3、查看系统性能

4、查看磁盘指标

二、 Linux目录文件操作指令

1、目录文件

2、文件相关权限

3、文本处理

三、Linux用户权限操作指令

四、Linux压缩解压指令

五、Linux软件安装指令

Linux 里面iostat命令作用是什么?

iostat 可以提供更丰富的IO性能状态数据

iostat提供几个用于定制输出的开关。最有用的有:

-c 只显示CPU行

-d 显示设备(磁盘)使用状态

-k 以千字节为单位显示磁盘输出

-t 在输出中包括时间戳

-x 在输出中包括扩展的磁盘指标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

关于Merge的解释:当系统调用需要读取数据的时 候,VFS将请求发到各个FS,如果FS发现不同的读取请求读取的是相同Block的数据,FS会将这个请求合并Merge

await:每一个IO请求的处理的平均时间(单位是毫秒)。这里可以理解为IO的响应时间,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

%util:在统计时间内所有处理IO时间,除以总共统计时间。例如,如果统计间隔1秒,该 设备有0.8秒在处理IO,而0.2秒闲置,那么该设备的%util = 0.8/1 = 80%,所以该参数暗示了设备的繁忙程度。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当然如果是多磁盘,即使%util是100%,因 为磁盘的并发能力,所以磁盘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颈)。

如何用九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一、uptime命令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趋于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二、dmesg命令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三、vmstat命令

vmstat(8) 命令,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si,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四、mpstat命令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五、pidstat命令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六、iostat命令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操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操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七、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

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八、sar命令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

九、top命令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Linux 服务器性能出问题,排查下这些参数指标

1.1 top

1.2 vmstat

r 表示可运行进程数目,数据大致相符;而b表示的是 uninterruptible 睡眠的进程数目;swpd 表示使用到的虚拟内存数量,跟 top-Swap-used 的数值是一个含义,而如手册所说,通常情况下 buffers 数目要比 cached Mem 小的多,buffers 一般20M这么个数量级;io 域的 bi、bo 表明每秒钟向磁盘接收和发送的块数目(blocks/s);system 域的 in 表明每秒钟的系统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cs表明因为进程切换导致上下文切换的数目。

说到这里,想到以前很多人纠结编译 linux kernel 的时候 -j 参数究竟是 CPU Core 还是 CPU Core+1?通过上面修改 -j 参数值编译 boost 和 linux kernel 的同时开启 vmstat 监控,发现两种情况下 context switch 基本没有变化,且也只有显著增加 -j 值后 context switch 才会有显著的增加,看来不必过于纠结这个参数了,虽然具体编译时间长度我还没有测试。资料说如果不是在系统启动或者 benchmark 的状态,参数 context switch100000 程序肯定有问题。

1.3 pidstat

如果想对某个进程进行全面具体的追踪,没有什么比 pidstat 更合适的了——栈空间、缺页情况、主被动切换等信息尽收眼底。这个命令最有用的参数是-t,可以将进程中各个线程的详细信息罗列出来。

-r: 显示缺页错误和内存使用状况,缺页错误是程序需要访问映射在虚拟内存空间中但是还尚未被加载到物理内存中的一个分页,缺页错误两个主要类型是

-s:栈使用状况,包括 StkSize 为线程保留的栈空间,以及 StkRef 实际使用的栈空间。使用ulimit -s发现CentOS 6.x上面默认栈空间是10240K,而 CentOS 7.x、Ubuntu系列默认栈空间大小为8196K

1.4 其他

while :; do ps -eo user,pid,ni,pri,pcpu,psr,comm | grep 'ailawd'; sleep 1; done

2.1 iostat

3.1 netstat

➜ ~ netstat -antp #列出所有TCP的连接

➜ ~ netstat -nltp #列出本地所有TCP侦听套接字,不要加-a参数

3.2 sar

3.3 tcpdump

命令查看Linux服务器内存、CPU、显卡、硬盘使用情况

大致结果类似下图:

Mem行(单位均为M):

(-/+ buffers/cache)行:

Swap行指交换分区。

实际上不要看free少就觉得内存不足了,buffers和cached都是可以在使用内存时拿来用的,应该以(-/+ buffers/cache)行的free和used来看。只要没发现swap的使用,就不用太担心,如果swap用了很多,那就要考虑增加物理内存了。

大致结果类似下图:

上方文字部分的红框为总的CPU占用百分率,下方的表格是每个进程的CPU占用率,在表格第一行可以看到红框中占用率超过了150%,这是因为服务器是多核CPU,而该进程使用了多核。

大致结果类似下图:

表格中会显示显卡的一些信息,第一行是版本信息,第二行是标题栏,第三行就是具体的显卡信息了,如果有多个显卡,会有多行,每一行的信息值对应标题栏对应位置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显存占用率和GPU占用率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类似于内存和CPU,两个指标的占用率不一定是互相对应的。

在下面就是每个进程使用的GPU情况了。

大致结果如下图:

表格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各列意义如下:

要查看具体某个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大小的话,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du命令可以查看文件或文件夹的磁盘使用空间,而-h参数的意思是使用GB、MB等易读的格式。如果不带--max-depth参数,那么将循环列出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占用的空间,带此参数,则是指定深入目录的层数。

如果要看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大小,可以使用*:

查看作者首页

怎样分析linux的性能指标

LR

监控

UNIX/Linux

系统方法

一、准备工作:

1.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验证服务器上是否配置

rstatd

守护程序:

①使用

rup

命令,它用于报告计算机的各种统计信息,其中就包括

rstatd

的配置信息。使用命

rup

10.130.61.203,

此处

10.130.61.203

是要监视的

linux/Unix

服务器的

IP

,如果该命令返回相关的

统计信息。则表示已经配置并且激活了

rstatd

守护进程;若未返回有意义的统计信息,或者出现一

条错误报告,则表示

rstatd

守护进程尚未被配置或有问题。

②使用

find

命令

#find / -name rpc.rstatd,

该命令用于查找系统中是否存在

rpc.rstatd

文件,如果没有,说明系统没

有安装

rstatd

守护程序。

2

linux

需要下载

3

个包:

1

rpc.rstatd-4.0.1.tar.gz

2

rsh-0.17-14.i386.rpm

3

rsh-server-0.17-14.i386.rpm

3

.下载并安装

rstatd

如果服务器上没有安装

rstatd

程序(一般来说

LINUX

都没有安装)

,需要下载一个包才有这个服

,

rpc.rstatd-4.0.1.tar.gz.

,

,

rstatd

这个地址下载)下载后,开始安装,安装步骤如下:

tar -xzvf rpc.rstatd-4.0.1.tar.gz

cd rpc.rstatd-4.0.1/

./configure

—配置操作

make

—进行编译

make install

—开始安装

rpc.rstatd

—启动

rstatd

进程

rpcinfo -p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是否已经启动了

rstatd

守护进程

只要保证

Linux

机器上的进程里有

rstatd

xinetd

这二个服务就可以用

LR

去监视了,通过以下

两点可以检查是否启动:

1

)检查是否启动

: rsh server

监听的

TCP

514

[root@mg04 root]# netstat -an |grep 514

tcp 0 0 0.0.0.0:514 0.0.0.0:* LISTEN

如果能看到

514

在监听说明

rsh

服务器已经启动。

2

)检查是否启动

: rstatd

输入命令

: rpcinfo -p

如果能看到类似如下信息:

程序版本协议端口

100001

5

udp

937

rstatd

100001

4

udp

937

rstatd

100001

3

udp

937

rstatd

100001

2

udp

937

rstatd

100001

1

udp

937

rstatd

那就说明

rstatd

服务启动了

,(

当然这里也可以用

ps ax

代替

)

4

.安装

rsh

rsh-server

两个服务包方法

a.

卸载

rsh

# rpm

q

rsh----------

查看版本号

# rpm

-e

版本号

---------

卸载该版本。

b

.安装

# rpm

ivh rsh-0.17-14.i386.rpm rsh-server-0.17-14.i386.rpm

在启动

rpc.rstatd

时,

会报错

Cannot register service: RPC: Unable to receive; errno = Ction refused

解决方法如下:

# /etc/init.d/portmap start

# /etc/init.d/nfs start

然后再次启动

rpc.rstatd

就好了。

5

.安装

xinetd

方法:

①查看

xinetd

服务:

[root@localhost ~]# rpm -q xinetd

xinetd-2.3.14-10.el5

②安装

xinetd

服务: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xinetd

如果安装不起

xinetd

服务,执行下列操作命令后再次执行

yum install xinetd

命令进行安装: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及旧的

headers

6

.启动

xinetd

服务:

在有的系统中,通过如下命令重启:

# service xinetd reload

# /sbin/service xinetd rstart

suse linux

中如下操作:

c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2

安装完成后配置

rstatd

目标守护进程

xinetd,

它的主配置文件是

/etc/xinetd.conf ,

它里面内容是

一些如下的基本信息:

#

# xinetd.conf

#

# Copyright (c) 1998-2001 SuSE GmbH Nuernberg, Germany.

# Copyright (c) 2002 SuSE Linux AG, Nuernberg, Germany.

#

defaults

{

log_type

= FILE /var/log/xinetd.log

log_on_success = HOST EXIT DURATION

log_on_failure = HOST ATTEMPT

#

only_from

= localhost

instances

= 30

cps

= 50 10

#

# The specification of an interface is interesting, if we are on a firewall.

# For example, if you only want to provide services from an internal

# network interface, you may specify your internal interfaces IP-Address.

#

#

interface

= 127.0.0.1

}

includedir /etc/xinetd.d

我们这里需要修改的是

/etc/xinetd.d/

下的三个

conf

文件

rlogin

,rsh,rexec

这三个配置文件

,

打这

三个文件里的

disable = yes

都改成

disable = no ( disabled

用在默认的

{}

中禁止服务

)

或是把

# default:

off

都设置成

on

这个的意思就是在

xinetd

启动的时候默认都启动上面的三个服务

!

说明:我自己在配置时,没有

disable = yes

这项,我就将

# default: off

改为:

default: on

,重启后

(c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通过

netstat -an |grep 514

查看,没有返回。然后,我就手动在三个文

件中最后一行加入

disable

=

no

,再重启

xinetd

,再使用

netstat

-an

|grep

514

查看,得到

tcp

0.0.0.0:514 0.0.0.0:* LISTEN

结果,表明

rsh

服务器已经启动。

看到网上有的地方说使用如下命令:

# service xinetd reload

# /sbin/service xinetd rstart

不知道是在什么系统用的。

二、监控

linux

资源:

controller

中,将

System resource Graphs

中的

Unix resources

拖到右侧的监控区域中,并单击

鼠标右键选择“

Add

Measurements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被监控的

linux

系统的

IP

地址,然后选

择需要监控的性能指标,并点击“确定”

,出现如下结果:

Monitor name :UNIX Resources. Cannot initialize the monitoring on 10.10.15.62.

Error while creating the RPC client. Ensure that the machine can be connected and that it runs the

rstat daemon (use rpcinfo utility for this verification).

Detailed error: RPC: Failed to create RPC client.

RPC-TCP: Failed to establish RPC server address.

RPC-TCP: Fail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ortmapper on host '10.10.15.62'.

RPC: RPC call failed.

RPC-TCP: recv()/recvfrom() failed.

RPC-TCP: Timeout reached. (entry point: CFactory::Initialize). [MsgId: MMSG-47190]

检查原因,发现是

Linux

系统中的防火墙开启了并且阻挡了

LoadRunner

监控

Linux

系统的资源,

因此要将防火墙关闭。

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etc/init.d/iptables stop;

三、监控

UNIX

lr

监控

UNIX

UNIX

先启动一

rstatd

服务

以下是在

IBM AIX

系统中启动

rstatd

服务的方法:

1

.使用

telnet

root

用户的身份登录入

AIX

系统

2

.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

vi /etc/inetd.conf

3

.查找

rstatd

,找到

#rstatd

sunrpc_udp

udp

wait

root /usr/sbin/rpc.rstatd rstatd 100001 1-3

4

、将

#

去掉

5

:wq

保存修改结果

6

、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refresh

s inetd

重新启动服务。

这样使用

loadrunner

就可以监视

AIX

系统的性能情况了。

注:在

HP UNIX

系统上编辑完

inetd.conf

后,重启

inetd

服务需要输入

inetd -c

UNIX

上也可以用

rup

命令查看

rstatd

程序是否被配置并激活

rstatd

程序已经运行,

重启时,

先查看进程

ps -ef |grep inet

然后杀掉进程,

refresh

s inetd

进行重启。


文章标题:linux命令指标 基本linux命令
本文路径:http://jkwzsj.com/article/hhhosh.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