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8069 5689

包含tcp命令linux的词条

畅谈linux下TCP(上)

tcp 协议 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 , 开发人员基本上天天和它打交道,对它进行深入了解。 可以帮助我们排查定位bug和进行程序优化。下面我将就TCP几个点做深入的探讨

创新互联公司2013年成立,公司以成都做网站、成都网站建设、系统开发、网络推广、文化传媒、企业宣传、平面广告设计等为主要业务,适用行业近百种。服务企业客户上千多家,涉及国内多个省份客户。拥有多年网站建设开发经验。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站建设、创意设计、宣传推广等服务。 通过专业的设计、独特的风格,为不同客户提供各种风格的特色服务。

客户端:收到 ack 后 分配连接资源。 发送数据

服务器 : 收到 syn 后立即 分配连接资源

客户端:收到ACK, 立即分配资源

服务器:收到ACK, 立即分配资源

既然三次握手也不是100%可靠, 那四次,五次,六次。。。呢? 其实都一样,不管多少次都有丢包问题。

client 只发送一个 SYN, server 分配一个tcb, 放入syn队列中。 这时候连接叫 半连接 状态;如果server 收不到 client 的ACK, 会不停重试 发送 ACK-SYN 给client 。重试间隔 为 2 的 N 次方 叠加(2^0 , 2^1, 2^2 ....);直至超时才释放syn队列中的这个 TCB;

在半连接状态下, 一方面会占用队列配额资源,另一方面占用内存资源。我们应该让半连接状态存在时间尽可能的小

当client 向一个未打开的端口发起连接请求时,会收到一个RST回复包

当listen 的 backlog 和 somaxconn 都设置了得时候, 取两者min值

Recv-Q 是accept 队列当前个数, Send-Q 设置最大值

这种SYN洪水攻击是一种常见攻击方式,就是利用半连接队列特性,占满syn 队列的 资源,导致 client无法连接上。

解决方案:

为什么不像握手那样合并成三次挥手? 因为和刚开始连接情况,连接是大家都从0开始, 关闭时有历史包袱的。server(被动关闭方) 收到 client(主动关闭方) 的关闭请求FIN包。 这时候可能还有未发送完的数据,不能丢弃。 所以需要分开。事实可能是这样

当然,在没有待发数据,并且允许 Delay ACK 情况下, FIN-ACK合并还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是三次挥手是可以的。

同上

CLOSE_WAIT 是被动关闭方才有的状态 。

被动关闭方 [收到 FIN 包 发送 ACK 应答] 到 [发送FIN, 收到ACK ] 期间的状态为 CLOSE_WAIT, 这个状态仍然能发送数据。 我们叫做 半关闭 , 下面用个例子来分析:

这个是我实际生产环境碰到的一个问题,长连接会话场景,server端收到client的rpc call 请求1,处理发现请求包有问题,就强制关闭结束这次会话, 但是 因为client 发送 第二次请求之前,并没有去调用recv,所以并不知道 这个连接被server关闭, 继续发送 请求2 , 此时是半连接,能够成功发送到对端机器,但是recv结果后,遇到连接已经关闭错误。

如果 client 和 server 恰好同时发起关闭连接。这种情况下,两边都是主动连接,都会进入 TIME_WAIT状态

1、 被动关闭方在LAST_ACK状态(已经发送FIN),等待主动关闭方的ACK应答,但是 ACK丢掉, 主动方并不知道,以为成功关闭。因为没有TIME_WAIT等待时间,可以立即创建新的连接, 新的连接发送SYN到前面那个未关闭的被动方,被动方认为是收到错误指令,会发送RST。导致创建连接失败。

2、 主动关闭方断开连接,如果没有TIME_WAIT等待时间,可以马上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但是前一个已经断开连接的,延迟到达的数据包。 被新建的连接接收,如果刚好seq 和 ack字段 都正确, seq在滑动窗口范围内(只能说机率非常小,但是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会被当成正确数据包接收,导致数据串包。 如果不在window范围内,则没有影响( 发送一个确认报文(ack 字段为期望ack的序列号,seq为当前发送序列号),状态变保持原样)

TIME_WAIT 问题比较比较常见,特别是CGI机器,并发量高,大量连接后段服务的tcp短连接。因此也衍生出了多种手段解决。虽然每种方法解决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带来的好处一般多于坏处。还是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

1、改短TIME_WAIT 等待时间

这个是第一个想到的解决办法,既然等待时间太长,就改成时间短,快速回收端口。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乐观,对于并发的机器,你改多短才能保证回收速度呢,有时候几秒钟就几万个连接。太短的话,就会有前面两种问题小概率发生。

2、禁止Socket lingering

这种情况下关闭连接,会直接抛弃缓冲区中待发送的数据,会发送一个RST给对端,相当于直接抛弃TIME_WAIT, 进入CLOSE状态。同样因为取消了 TIME_WAIT 状态,会有前面两种问题小概率发生。

3、tcp_tw_reuse

net.ipv4.tcp_tw_reuse选项是 从 TIME_WAIT 状态的队列中,选取条件:1、remote 的 ip 和端口相同, 2、选取一个时间戳小于当前时间戳; 用来解决端口不足的尴尬。

现在端口可以复用了,看看如何面对前面TIME_WAIT 那两种问题。 我们仔细回顾用一下前面两种问题。 都是在新建连接中收到老连接的包导致的问题 , 那么如果我能在新连接中识别出此包为非法包,是不是就可以丢掉这些无用包,解决问题呢。

需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扩展一下tcp 包头。 增加 时间戳字段。 发送者 在每次发送的时候。 在tcp包头里面带上发送时候的时间戳。 当接收者接收的时候,在ACK应答中除了TCP包头中带自己此时发送的时间戳,并且把收到的时间戳附加在后面。也就是说ACK包中有两个时间戳字段。结构如下:

那我们接下来一个个分析tcp_tw_reuse是如何解决TIME_WAIT的两个问题的

4、tcp_tw_recycle

tcp_tw_recycle 也是借助 timestamp机制。顾名思义, tcp_tw_reuse 是复用 端口,并不会减少 TIME-WAIT 数量。你去查询机器上TIME-WAIT 数量,还是 几千几万个,这点对有强迫症的同学感觉很不舒服。tcp_tw_recycle 是 提前 回收 TIME-WAIT资源。会减少 机器上 TIME-WAIT 数量。

tcp_tw_recycle 工作原理是。

一篇就弄懂Linux netstat和tcpdump的常见用法

Netstat是一款CLI工具,它可以列出系统上所有的网络连接情况,包括tcp、udp和其他unix网络socket,另外它还能列出处于监听状态的socket。当Linux网络或系统排查问题时,netstat基本上是必用的工具之一,下面开始对netstat的常见用法加以说明。

用途:列出tcp、udp和其他unix套接字下所有的连接,往往信息提供的不够直观和详细,因此也常通过搭配其他参数一起使用。

相信很多用户已经发现,在执行上述命令的时候结果查询的不是很快,这是因为netstat默认会使用反向域名解析,会把对应的IPv4地址解析对应到IPv6或者主机名,如果IP地址信息足够满足需求时,大可以禁用反向域名解析,加上 -n 参数。

如果是查看udp协议下的连接,则用 netstat -nlu 。

常常会遇到如下场景:我们提前预知某服务程序开放某监听端口,于是想查看对应连接的信息,包括进程名、进程ID甚至执行owner信息等,可加入 -p , -e 参数来实现。

netstat -s 可以打印出网络统计数据,包括某个协议下的收发包数量;

netstat -rn 可查看路由信息,效果等同于 route -n ;

netstat -i 或者 netstat -ie 可查看网络接口信息,且后一条命令效果等同于 ifconfig -a ;

用简单的话来定义tcpdump,就是: dump the traffic on a network ,根据使用者的定义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截获的包分析工具。 tcpdump可以将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的“头”完全截获下来提供分析。它支持针对网络层、协议、主机、网络或端口的过滤,并提供and、or、not等逻辑语句来帮助你去掉无用的信息,是一个十分常用的Linux抓包工具。

在介绍tcpdump常用命令之前先提一个小建议,每个tcpdump命令的末尾加上 -s 0 -nvvvtttt 参数,简单解释一下参数的含义:

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要不要加上 -x -xx -X -XX (输出会打印每个包的头部数据,且会以16进制或者ASCII码形式打印每个包的数据)等参数

如下仅简单说明一下上文没提到的用法:

Linux 基础教程 29-tcpdump命令-1

    在Linux中输入命令man tcpdump给出的定义如下所示:

是不是感觉很懵?我们用通俗、形象、学术的表达方式来全方位描述tcpdump:

常用选项如下所示:

1、第一个抓包示例

-i : 指定用来抓包的网络接口,这个参数在服务器有多个网卡的时候非常有效

-nn : 不转换协议和端口号,当tcpdump遇到协议号或端口号,不需要将这些数字转换为对应的协议名称或端口名称,如22端口SSH端口,我们希望显示22,而非SSH

-X : 将协议头和包内容原原本本的显示出来,tcpdump会同时以16进制和ASCII的形式进行显示,在协议分析时非常好用。

'port 22' : 告诉tcpdump要有选择的显示所抓到的包,在该示例中,只显示源端口或目的端口是22的数据包,其他的数据包则不显示。

-c : 用来指定抓包的个数,示例设置的个数为1,则代表仅抓取一个包之后就退出不再抓包了。

2、-e 增加数据链路层的头部信息

    通过两个命令的输出对比,可以看到增加-e选项后,输出的结果中增加MAC地址信息。而且在输出内容中会有 oui Unknown ,OUI即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组织唯一标识符),在任何一块网卡中烧录的6字节MAC地址中,前3个字节体现了OUI,其表明了网卡的制造组织,通常情况下,该标识符是唯一的。在本例中,由于没有识别出网卡的制造商,因此显示为Unknown。

3、-l 将输出变为行缓冲模式

    -l的作用是将tcpdump的输出行为变为 行缓冲 方式,这样可以保证tcpdump遇到换行符,就立即将缓冲的内容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方便利用管道或重定向方式进行后续处理,而不会造成延迟。

    在Linux的标准I/O中提供了 全缓冲 、 行缓冲 、 无缓冲 三种缓冲方式。标准错误是不带缓冲的,而终端设备常为行缓冲,其他默认则为全缓冲。

    在该例中,将tcpdump输出的内容通过管道提取第5列,可以用来查看详细的连接信息。而如果不加 -l 选项时,则只有当缓冲区全部占满时,tcpdump才会将缓冲区中的内容输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输出不连续的,如果强行结束,则会影响下一行的完整性。

4、-t 输出不加时间戳

    在增加选项 -t 选项后,时间23:48:03.193526就消失了。tcpdump默认情况下是按微秒来计时,因此最一个时间精确到了第6位。

5、 -v 显示详细信息

    在增加 -v 选项后,会在输出的内容中增加 tos 、 ttl 、 id 、 offset 、 协议编号 、 总长度 等,如需要理解这些信息,就需要了解TCP/IP协议中的头的具体定义了。

6、-F 指定过滤表达式所在的文件

    在第一个示例中,命令行增加了 'port 22' ,而这一项就叫 过滤条件 ,如果设置了过滤条件,则tcpdump只抓取满足过滤条件的数据包。如需要设置较为复杂的过滤条件或复用过滤条件时,这时可以将过滤条件保存为文件,然后通过-F加载该过滤文件。

7、 -w 将原始数据包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当我们查看保存的文件时,出现的是乱码。则代表无法直接查看,很有可能是二进制文件。那么怎么查看保存的文件了?请看下一个示例。

7、 -r 从文件中读取原始数据包

    通过-w和-r选项即可实现抓包的录制回放功能。


分享名称:包含tcp命令linux的词条
转载来源:http://jkwzsj.com/article/hgcsgs.html

其他资讯